1. 首页 > 家电维修

苏宁最新消息今天新闻-苏宁最新消息今天新闻联播

苏宁最新消息今天新闻-苏宁最新消息今天新闻联播

文丨BT 财经 HAN

苏宁置业破产?阿里、国资、美的接盘苏宁易购(002024.SZ)和物流?

6月22日,关于苏宁再次传言四起,但苏宁置业通过微博火速回复辟谣:已报警,将严肃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此次陷入舆论漩涡的“苏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是苏宁旗下的不动产的持有管理平台。据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公司股东有张近东父子和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据官网介绍,项目覆盖商业地产、产城小镇、住宅地产、物流地产四大板块,其中商业地产以高端酒店、写字楼、购物中心为主。

苏宁置业与投资者熟悉的上市实体苏宁易购没有直接的股权关系 ,后者曾经在答投资者问中如是明确回复。 但同属苏宁集团和创始人张近东麾下资产,二者依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6月初,苏宁易购公告董事长张近东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被冻结,原因就和张近东等人为苏宁置业与华能信托的30亿元信托贷款提供担保有关。

同样是在6月22日,苏宁易购公告股票继续停牌,筹划购买深创投苏宁云新私募投资基金持有的项目公司股权。

有市场人士分析此举可能是苏宁易购回购不久前卖给深创投的资产,但BT 财经 联系到深创投方面,对方回复显得对此事讳莫如深,表示“目前为止没有可以对外发布的消息”。

2012年以来,苏宁就走上了“多元化扩张”的道路。据公开媒体报道, 家电连锁起家的苏宁如今业务已经涵盖电商、物流、地产、金融、足球、电竞。

2013年,苏宁斥资2.5亿美元成为PPTV第一大股东;2016年,对价为2.63亿欧元收购意大利足球豪门国米68.5%股权;2017年战略投资恒大地产200亿元,并于同年收购天天快递;2019年先后以27亿元和48亿元收购37家万达百货门店、家乐福中国80%股份……

除了对外大手笔收购,内部孵化新零售业务上,苏宁也不断加码 ,曾经布局过苏宁极物、苏鲜生、苏宁小店等项目。

据搜狐 财经 统计,近年来苏宁系在物流、文体、零售百货等领域的投资支出高达383亿元。

扩张背后是债台高筑。 经济观察网文章写道,数据显示整个2021年苏宁易购的负债规模逼近400亿元,其中包括2021年需要偿还债券40.54亿元、短期借款280.9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6.16亿元。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形容: 而立之年的苏宁迎来了“最关键的时刻”。

从2020年11月起,苏宁就多次陷入资金链紧张的传闻,高频次的股权质押引发市场猜测,苏宁曾回应“是正常的商业操作”。

不争的事实是,从2014年起的多年,“老本行”苏宁易购(002024.SZ)扣非净利润均亏为负,每每都靠投资收益拉正净利润。2018年12月,苏宁公告清空阿里股票,持股三年实现净利达141亿元。

谁是苏宁的下一个金矿?此前苏宁曾投资恒大200亿元可转债,但随着恒大借壳回A失败,这部分资金回报或短时间内不再可期。

2021年2月,苏宁等来了深圳国资 ,但据界面新闻,苏宁易购可能已经没有足够的股权按原计划转让,这一计划或将受阻,资金也未到账。

6月22日,苏宁易购公告筹划购买深创投苏宁云新私募投资基金持有的项目公司股权,有市场人士分析此举可能是苏宁易购回购不久前卖给深创投的资产,但深创投方面回复BT 财经 “目前为止没有可以对外发布的消息”。

另外,江苏国资也已经出手纾困 ,对价31.82亿元受让了苏宁易购5.59%的股份,不过张近东需要在10个月内回购这些股份并支付3.85%的年化利率。

苏宁会在此停步吗?也不尽然,毕竟苏宁的家底够厚,主业务底盘也仍在。

2021年农历新年后的苏宁全员开工的第一天,张近东发表内部团拜讲话,释放了非常重要的信号: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据媒体报道,他当时强调了对非零售主赛道的业务主动做减法,“该关的关,该砍的砍”。

苏宁易购也曾经在业绩预告中表示,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正在改善。 该公司曾在业绩预告中表示,预计全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转正。

苏宁易购的门店、仓储、物流和供应链积累,也是不容忽视的“家底”,毕竟这仍是一家年营收2000亿元体量的公司。张近东曾接受《第一 财经 》采访时也表示,公司未来聚焦专业的全场景、智慧供应链两件核心要务。

市场上也不乏机构对苏宁易购的“增持”和“买入”评级。 天风证券一份研报显示,苏宁易购2021年第一季度同比扭亏,国资接手后实现新发展值得期待。光大证券分析,公司物流业务调整发展方向,对天天快递的高亏损业务调整、部分自营小件配送业务和顺丰合作,同时继续发展零售云业务。

此前报道的苏宁卖掉41套公寓这件事,被一些媒体解读为“苏宁家底已空”,但实情是,苏宁手里有800套商品房公寓,卖出量占比极小。

从某些角度来说,苏宁是一家不缺“幸运”的公司,比如江苏苏宁易购队夺冠中超、国米时隔11年再次登顶意甲冠军、苏宁电子竞技俱乐部斩获《英雄联盟》2020赛季全球总决赛亚军。

梳理苏宁家底仍有翻盘机会,苏宁需要抓住每一个机会。

#苏宁置业否认破产#

苏宁任性贷是不是倒闭了

2:1击败恒大 ,江苏苏宁历史上第一次捧起了中超联赛的冠军奖杯。SO,问题来了,击败恒大获得首冠,苏宁能够获得多少夺冠奖金?球员到手多少?

通常我们说的冠军奖金是由联赛奖金+赞助商+当地体育局提供的赢球奖金组成的。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呢?联赛奖金,自然是由联赛赞助商给出的冠军奖金,赞助商奖金则是由球队的赞助商和俱乐部给出,比如说马云在加入恒大后,在恒大夺得冠军后就开出了2000万的夺冠奖金,最后是当地体育局给出的奖金,这一部分的数额也是很客观的。

我们先来说说联赛奖金方面,因为今年的特殊情况,联赛奖金可能会比上赛季缩水。据悉,上赛季中超联赛的冠军奖金是500-600万人民币,本赛季大概率会在500万人民币左右。

其次是赞助商和俱乐部方面。虽然两支球队在赛前对于赢球奖金都很低调,但是根据媒体的报道,恒大男足给球队的赢球奖金是3000万人民币,而江苏苏宁方面的奖金是2000万人民币。

最后是当地提供的奖金。此前上港获得联赛冠军的时候,上海方面给予了3000万的奖励。此时江苏苏宁的夺冠对于江苏来说也是里程碑的事件,这也是他们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中超冠军,所以当地给予的奖励必定不会少于上海体育局给出的奖励,预计苏宁男足能够拿到至少3000万人民币的奖励。

联赛奖金500万,赞助商奖励2000万,体育局奖励3000万,按照目前的情况,江苏男足获得的夺冠奖金很有可能在5500万人民币左右。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参与分享的人数,除了球员之外,球队的教练组也是可以分享到奖金的,所以参与分享奖金的人数达到了30-40人左右,这也意味着每个球员实际到手的金额可能高达140-180万人民币左右。

而在冠军之夜后,这一切又更进一步:历史性首次夺冠,成为英雄球队的江苏苏宁,将为苏宁易购带来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而赛后江,苏苏宁易购队众将兴奋地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文庆祝。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也再次发布内部嘉奖令,对球队全体在中超联赛中展现的拼搏精神和优异战绩予以嘉奖。

夺冠之后,苏宁易购平台反应也很快,不但APP页面换成了“冠军蓝”,还迅速推出“骨折价”专场,全场爆款都是"骨折价",作为回馈球迷和消费者们的福利。而据预计,这一波因夺冠而开始的狂欢,才刚刚开始。

百姓家电网认为,苏宁多年以来一直坚持耕耘体育营销,无论是在国米方面的投资,还是对电子竞技方面的投资,都在逐渐得到回报,而江苏苏宁的历史性夺冠,更是丰硕的果实。今后,苏宁易购和江苏苏宁的声望和影响力还将进一步扩大,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相信苏宁方面也将更加重视体育营销,加大投入,继续做大做强。

关成华为什么是苏宁易购董事

一、苏宁任性贷是不是倒闭了

苏宁任性贷不是倒闭了。苏宁金融任性贷是正规消费信贷产品,根据大数据风控、刷脸认证等互联网技术手段,快速评估借款人资信情况,提供借款人在购物、装修、旅游、教育、买车等多场景消费使用,为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相对于其他信用贷款产品,任性贷门槛较低,申请速度快,最分钟左右即可出评估额度。1、任性贷相关的新闻事件:2019年3月15日,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714高炮”,任性贷等平台被点名。此次央视提及的“714高炮”,指的是那些期限为7天或者14天的高利息网络贷款,基本上90%都是以7天期为主。3月15日晚间,苏宁官方发布声明称,3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所点名曝光的“任性贷——借钱app”714高炮贷款产品,上述app以及其运营公司与苏宁金融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以及旗下重庆苏宁有限公司无任何关联。2、苏宁金融是中国金融O2O先行者。凭借苏宁线上线下海量的用户群体、特有的O2O零售模式和从采购到物流的全价值链经营模式,建立支付账户、投资理财、消费金融、企业贷款、商业保理、众筹、保险、预付卡等业务模块,打造了苏宁易付宝、苏宁理财、任性付、供应链融资、电器延保等一系列知名产品,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多场景的金融服务体验。苏宁金融一直定位于普惠金融,充分地为大众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任性付正是实践苏宁普惠金融的重要助力。任性付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对于已邀请授信的客户,最短1分钟即可放款,单个用户最高授信额度可达20万元。

苏宁千亿债务去向不明,为何恒大会用200亿来最后一击?

1、根据搜狐新闻网查询显示,关成华具备担任苏宁易购董事所需的资格和经验,作为苏宁易购的董事,需要具备相应的商业经验、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以便在董事会上做出正确的决策,推动公司的发展。

2、关成华持有苏宁易购的股份,作为股东,关成华在苏宁易购的股权结构中拥有一定的地位,这也是关成华能够成为董事的原因之一。

苏宁收购国际米兰会对中国足球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苏宁足球俱乐部的命运,就像是当前正在遭受债务危机的苏宁帝国一样。苏宁控股的一个股权质押的信息,就像是给苏宁的债务撕开了一道口子,随着这件事情的发生,随后的苏宁债务便一发不可收拾了,一系列的债务信息就出现在了网络之上,十万股、股本金额达到十亿的股本质押给了淘宝,关于苏宁的债务信息在网络上一直铺天盖地的发布起来。

随后,深圳的投资公司以一百多亿的价格接受了购买百分之二十三的苏宁股票,但是这一百多亿的驰援资金还不能够让苏宁从债务中走出来,也有人表示,苏宁如果想要翻身还是比较困难了,而且关于苏宁之前的一些旧新闻也在不断的被翻出来,这也是对于苏宁债务的一定影响,并且也有一定的压力,在压着苏宁帝国喘不过来气一样。

这也就让很多人都感觉到奇怪了,苏宁的债务到底有多大,他的危机爆发点到底在哪里,这才是苏宁如何解决这件事情的关键所在,中诚信国际的报告中显示,苏宁电器的债务才是火烧眉毛的关键,现如今,苏宁帝国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份是苏宁电器,一份是苏宁控股,而苏宁电器所带来的债务是更为巨大的,但是苏宁的核心不在这里,而在于苏宁控股,并且苏宁金服也只不过是苏宁金融的部分业务而已。

苏宁电器基本上是控制了苏宁的绝大部分的资产信息,好在就是,苏宁的业务并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恒大的最后一击还是在苏宁的最后一击,从目前的经营上来说,苏宁易购的影响还是不大的,而且苏宁现在也可以押宝在苏宁易购身上,有可能反击。?

张近东是如何一步步弄丢苏宁控制权的?

苏宁控股国际米兰,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傻钱多”。投资总是打算要赚钱的,你想从国际米兰这里图到啥好处?

最初苏宁方面准备入股20%,只需要花费6000万。但在中间人不停地忽悠下,直接收购了将近70%的股份,完全控股。直接接下了国米这个大烂摊子。

国际米兰曾经是个很牛的球队,这个不可否认,但现在的国米完全是个烂摊子。国米别说盈利了,每年亏损就超过了四五千万欧元,它目前身背4个多亿欧元的债,5年累亏5亿多,且正在以年亏超1亿的速度增长,已经根本算不上欧洲足球一线品牌。不然人家印尼人也不会卖。

其实不止国际米兰,整个意甲都没得混了。从昔日的小世界杯沦为名副其实的欧洲第四联赛。意甲整体债务高起,绝大多数俱乐部的财政亏损。即使国米有了苏宁输血,在这种大环境下也不可能有任何起色。

苏宁这次最开始只是想入股。但不料被中间人忽悠,直接接下了这个烂摊子,收购70%股权花了2.7亿欧元,然后还要接下4亿多欧元的巨额债务,然后每年投入也要几亿欧元养这帮大爷。这完全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

印尼人托希尔2013年正式进场,当时给了莫拉蒂两亿多,购买的是一个债务已经清零的国际米兰,这才3年过去,债务就蹦回4亿多,而且怎样扭亏为盈,印尼人明显也没什么办法。谢天谢地,现在好了,接盘侠苏宁来了,印尼人可算是可以……跑路了。

2021年2月24日,苏宁易购因为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临时停牌。不久之后媒体就曝出,苏宁易购的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张近东以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拟筹划公司股份转让事宜,预计将转让20%-25%的股份,股权受让方属于基础设施等行业。若此事落定,那么苏宁易购恐怕将会易主,张近东也将丢失苏宁易购的控制权。

此事一出,市场一片哗然,虽然近年来苏宁易购一直都受到巨额负债的困扰,但如今直接转让股权还是让人没有想到。

作为江苏的大型企业,在2003年时苏宁还是全国家电零售的龙头企业,不过因为一系列的“任性扩张”,苏宁的负债越滚越大,又因为多次的错误决策,如今的苏宁已犹如日落西山,逐渐陨落。

从曾经的家电零售龙头到如今负债累累、连年亏损,张近东到底是如何将一盘好棋下得稀烂的?转让股权“抱大腿”,易主后苏宁易购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牛年才刚开始没多久,苏宁易购就出了大事:实控人兼大股东张近东以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拟转让20%-25%的股权,苏宁易购恐将易主,而股权受让方被传是某基建行业的国资企业。

至于转让股权的原因恐怕就是两个字:缺钱。

根据苏宁易购的财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3季度,苏宁易购的负债总额高达1361亿,而其可以快速变现的流动资产仅为1072亿,已经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在债务的重压下,苏宁不得不找上国资来解困。

至于为什么负债会越滚越多,这是由于张近东近年来的任性扩张所导致的。

在2003年成为家电零售业一哥后,苏宁易购开始走上扩张之路。根据媒体的统计,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苏宁电器、苏宁易购通过收购大举扩张,涉及电商、物流、金融、地产、 体育 、文化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文化 体育 方面, PPTV在2015年被宣布剥离上市公司体系后,其68.08%的股权就以25.88亿元转让给苏宁文化或其指定的子公司。

而在零售电商方面,苏宁曾经出资5755万元(8亿日元)收购LAOX(乐购仕)28.36%的股权;苏宁电器以4.2亿元收购母婴垂直类电商网站“红孩子”;旗下子公司“苏宁小店”出资1欧元认购西班牙连锁超市“迪亚天天”中国100%股权等。

还有投资天天快递、家乐福等,根据初步统计,近年来,苏宁易购的并购行为已经有数十次。

不过,这些布局几乎都是失败告终,一次又一次的收购也逐渐掏空了曾经家大业大的苏宁。如今,张近东不得不转让股权,为自己当年的任性扩张买单。

除了负债累累之外,苏宁易购还因为连续多年不挣钱而被诟病。

在2021年2月27日,苏宁易购发布了2020年业绩预告:2020年营业收入为2584.59亿元,同比下降4%;净利润亏损39.13亿元,上年同期净利98.4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不过,这也并不稀奇,在退市新规推出后,净利润是否亏损已经不再是退市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苏宁也不再需要通过变卖资产让净利润转正了。

以扣非净利润数据来看,根据统计显示,加上2020年的业绩亏损,苏宁易购已经是连续7年扣非净利润出现亏损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在这7年时间里,苏宁易购的营收从1089亿增长到了2584.59亿,体量明显扩大。

而在扣非业绩连年亏损的影响下,苏宁易购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不太好。自从2015年大牛市创出23.14元的高点后,苏宁易购的股价就震荡走低。截止到2021年2月27日,苏宁易购的股价仅为7元,6年时间股价暴跌69.75%。

如此巨大的营收却依旧不能实现主营业务上的盈利,也难怪苏宁的股价“跌跌不休”了。

抱上国资“大腿”,苏宁能否翻身?

新年的股权转让新闻固然“劲爆”,不过,其实这已经不是苏宁第一次引入股东了,在上市的17年时间里,苏宁已经有过多次引入外部股东的行为。

其中,最近的一次是引入电商巨头淘宝。在2016年5月份,苏宁易购向淘宝中国等非公开发行19.27亿股股份,淘宝中国认购金额为282.33亿元,发行完成后,淘宝中国持有公司19.99%股权,位列公司第二大股东。

不过,这一次的股权转让还是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这一次的股权很有可能导致控制权发生变化,这是张近东建立苏宁以来第一次面临可能丢失控制权的情况。

那么,引入国资,能否使得苏宁翻身呢?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虽然这一次引入国资可以解决苏宁短期的债务困局,但苏宁的摊子太大,若要使苏宁走上“正道”,绝对不是单靠引入国资就能解决的,这还是需要苏宁自己寻找方向,毕竟强如淘宝,也未能让苏宁的主营业务实现盈利,不同行业的国资企业就更难了。

在苏宁的2021年度工作部署会上,张近东也提到了要聚焦零售就是要聚焦商品与用户,“必须要学会做减法,只要不在零售赛道、脱离商品和用户,都要大胆调整,该砍的砍,该转的转。”这或许是苏宁的新转变。

总的来说,引入国资只是第一步,要解决长期的困局,苏宁还有很长的路需要去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