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维修技术要求怎么写-空调维修国家技术标准是什么
GB/T 27941-2011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应用设计与安装要求
GB 50738-20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GB/T 26759-2011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装置技术规范
是这些吗?
空调国家标准,检测项目。
为规范空调器的生产,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国家业务主管部门制定了空调器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及相应的测量方法。
显然,空调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不仅是衡量其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而且也是判断其运行是否正常的主要依据。因此,空调的销售、安装、维修人员均应清楚其含义,以便于更好地从事销售活动以及对空调器的故障进行判断检修。
从使用与维修的角度应了解的空调器技术指标主要有制冷量、制热量、循环风量、消耗功率等8项。
1、制冷量
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除去的热量称为制冷量,单位为W。空调器制冷量又有名义制冷量和实测制冷量之分。
前者是指空调器铭牌上标称的制冷量,其工况(可理解为环境条件)按国家标准GB/T 7725--2004规定为:室内测,干球温度27℃ ,湿球温度19.5℃;室外测,干球温度35℃ ,湿球温度24℃。后者为空调器非上述工况制冷运行时的实际制冷量。前述国家标准规定:实测制冷量应不低于名义制冷量的95% 。
顺便指出,国产空调器的制冷/制热量单位过去曾用千卡或大卡(kcal/h ),它与千瓦(kW)的关系为
1 kW =860 kcal/h
1 kcal/h=1.16W
另外,国外对空调器的制冷量常用马力(hp,俗称匹,用P表示)来分档,匹与制冷量的对应关系如表。
*近几年,国内也习惯上将空调器的制冷量称为匹,一般名义制冷量为2500W,3500W,5000 W.7500 W,12000 W时,分别称为1,1.5,2,3,5匹,其余规格则分别冠以“小”或“大”。
2、制热量
空调器进行制热运行时,单位时间内送入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的热量,称为制热量,单位为W。
空调器的制热量也有名义制热量和实测制热量之分。前者是指空调器铭牌上标称的制热量,其工况按国家标准GB/T 7725一2004规定为:室内测,干球温度21.0℃,湿球温度未规定;室外测,干球温度7. 0℃ ,湿球温度6.0℃。后者是指空调器在非上述工况进行制热运行时的实际制热量。国家标准规定,热泵型空调器的实测制热量应不低于名义制热量的95%。
空调器的制冷量与制热量既是其最为重要的两个技术指标,也是用户选购空调器时应首先考虑的两个参数。除了应正确理解空调器制冷/制热量的物理含义外,还应当知道它适用的房间面积。
一般情况下,空调器的制冷/制热量与使用的房间面积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实际中,空调器的使用面积与房间朝向、窗户的大小与多少、房屋保温情况、所在楼层、房间高度及居住人数等因素 都有关系。因此,上表所列数据仅供一般情况下选用空调器时参考。
3、制冷消耗功率
空调器的制冷消耗功率有名义制冷消耗功率和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之分。前者是指空调器铭牌上标称的制冷消耗功率,或者说,是与名义制冷量相对应的消耗功率,单位为W;后者是指空调器在通常条件下进行制冷运行时实际的消耗功率。
如果空调器使用的环境温度不符合名义制冷条件,如室内温度高于27℃,室外温度高于35℃,空调器的实测消耗功率必然大于名义制冷消耗功率。
*国家标准规定,空调器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应不大于名义制冷消耗功率110%
4、制热消耗功率
空调器的制热消耗功率也有名义制热消耗功率与实测消耗功率之分。前者是指空调器铭牌上标称的制热消耗功率,即与名义制热量相对应的消耗功率,单位为W;后者是指通常条件下进行制热运行时实际的消耗功率。
*国家标准规定,空调器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应不大于名义制热消耗功率的110%。
5、能耗比EFP和性能系数COP
能耗比EFP又称能效比,它是指在额定工况和规定的条件下,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
性能系数COP是指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器进行热泵制热运行时制热量与有效输人功率之比,其值也用W/W表示。
上述有效输入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输入空调器内的平均电功率,包括压缩机运行的输入功率和化霜输入功率(不用于化霜的辅助电加热装置除外)、所有控制和安全装置的输入功率及热交换传输装置的输入功率(风扇、泵等)。
国家现行空调器能效标准分为5级,一级最节能,能效比在3. 4以上,二级为3. 2,三级为3.0,四级为2. 8,五级为2. 6。我国自2005年3月1日起实行空调能效标识强制认证制度以来,五级产品及五级以下产品已基本淘汰,大部分产品为三、四级,某些优质产品(如直流变频空调器)的能效比已达到4. 42。
6、循环风量
空调器的循环风量是指在其新风门完全关闭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向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送入的风量,也就是每小时流过蒸发器的空气量,单位为立方米/秒或立方米/小时。
循环风量是空调器的重要参数之一。空调器循环风量大,必然会造成进、出风口空气温差小,出风温度高,同时风机噪声大;而循环风量小时,噪声下降,出风口空气温差大,造成空调器能效比下降,电耗增加。用户在选择空调器时,在保证噪声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大循环风量的空调器,这样可以节省电能。
7、噪声
空调器的噪声是指其运行时产生的各种杂音。这些杂音主要由循环风、风机、蒸发器、冷凝器及压缩机产生。
空调器铭牌上的噪声,是在国家标准GB/T7725 -2004规定的工况条件下,在噪声测试室中测得的,单位为dB。国家标准规定,制冷量在2000W以下的空调器,室内机组的噪声不应大于45 dB,室外机组的噪声不应大于55 dB;制冷量为2500~4 500W的空调器,室内机组的噪声不应大于48 dB,室外机组的噪声不应大于58 dB。
8、电源及额定电流
国家标准GB/T 7725-2004规定,房间空调器使用的电源,除特殊要求外应为单相交流(AC)220 V,或三相交流380 V,电压值允差为±10%,额定功率50Hz。
以上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source=bdzd
GB 50243-201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家用空调测试参考标准:
GB/T 22257-2008 移动式空调器通用技术要求
GB 21551.6-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 菌、除菌、净化功能 空调器的特殊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12章和5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风管与配件、风管部件、风管系统安装、风机与空气处理设备安装、空调用冷(热)源与辅助设备安装、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防腐与绝热、系统调试、竣工验收等。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补充和完善了通风与空调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验收条款。
2.根据系统可独立运行与进行功能验证的原则,对本分部工程的子分部进行了重新划分。
3.引入并推荐应用现行国家标准《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1部分:小总体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 2828.11的工程质量验收批的抽样检验评定方法。
4.取消了有关工程综合性能的测定与调整的章节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有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塘沽路390号,邮政编码:200080)。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同济大学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广州市机电安装有限公司 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张耀良 刘传聚 寿炜炜 胡春林 黄海 秦学礼 陈晓文 何伟斌 李红霞 宋波 叶善强 龙军 王志伟 夏普
主要审查人:徐伟 连淳 马伟骏 陈卫伟 史新华 孙怀常 黄启明 吴余 高同寨
1.0.1 为统一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和验收,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配合使用。
1.0.4 通风与空调工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等,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5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通风工程 ventilation works
送风、排风、防排烟、除尘和气力输送系统工程的总称。
2.0.2 空调工程 air conditioning works
舒适性空调、恒温恒湿空调和洁净室空气净化及空气调节系统工程的总称。
2.0.3 风管 duct
采用金属、非金属薄板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管道。
2.0.4 非金属风管 nonmetallic duct
采用硬聚氯乙烯、玻璃钢等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风管。
2.0.5 复合材料风管 foil-insulant composite duct
采用不燃材料面层,复合难燃级及以上绝热材料制成的风管。
2.0.6 防火风管 refractory duct
采用不燃和耐火绝热材料组合制成,能满足一定耐火极限时间的风管。
2.0.7 风管配件 duct fittings
风管系统中的弯管、三通、四通、异形管、导流叶片和法兰等构件。
2.0.8 风管部件 duct accessory
风管系统中的各类风口、阀门、风罩、风帽、消声器、空气过滤器、检查门和测定孔等功能件。
2.0.9 风道 air channel
采用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通道。
2.0.10 住宅厨房卫生间排风道 ventilating ducts for kitchen and bathroom
用于排除住宅内厨房灶具产生的烟气、卫生间产生的污浊气体的通道。
2.0.11 风管系统工作压力 design working pressure
系统总风管处最大的设计工作压力。
2.0.12 漏风量 air leakage rate
风管系统中,在某一静压下通过风管本体结构及其接口,单位时间内泄出或渗入的空气体积量。
2.0.13 系统风管允许漏风量 duct system permissible leakage rate
按风管系统类别所规定的平均单位表面积、单位时间内最大允许漏风量。
2.0.14 漏风率 duct system leakage ratio
风管系统、空调设备、除尘器等,在工作压力下空气渗入或泄漏量与其额定风量的百分比。
2.0.15 防晃支架 jiggle protection support
防止风管或管道晃动位移的支、吊架或管架。
2.0.16 强度试验 strength test
在规定的压力和保压时间内,对管路、容器、阀门等进行耐压能力的测定与检验。
2.0.17 严密性试验 leakage test
在规定的压力和保压时间内,对管路、容器、阀门等进行抗渗漏性能的测定与检验。
2.0.18 吸收式制冷设备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device
以热力驱动,氨-水或水-溴化锂为制冷工质的制冷设备。
2.0.19 空气洁净度等级 air cleanliness class
以单位体积空气中,某粒径粒子的数量来划分的洁净程度标准。
2.0.20 风机过滤机组 fan filter unit
由风机箱和高效过滤器等组成的用于洁净空间的单元式送风机组。
2.0.21 空态 as-built
洁净室的设施已经建成,所有动力接通并运行,但无生产设备、材料及作业人员。
2.0.22 静态 at-rest
洁净室的设施已经建成,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并按业主及供应商同意的方式运行,但无生产人员。
2.0.23 动态 operation
洁净室的设施以规定的方式运行,有规定的人员数量在场,生产设备按业主及供应商为双方商定的状态下运行工作。
2.0.24 声称质量水平 declared quality level
检验批总体中不合格品数的上限值。
3.0.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合同约定的内容执行。
3.0.2 工程修改应有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通知书或技术核定。当施工企业承担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图深化设计时,应的到工程设计单位的确认。
3.0.3 通风与空调工程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材质、规格及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材料与设备。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场质量验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确认,并应形成相应的书面记录。
(2)进口材料与设备应提供有效的商检合格证明、中文质量证明等文件。
3.0.4 通风与空调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新设备,均应有通过专项技术鉴定验收合格的证明文件。
3.0.5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并应与土建及其他专业工种相互配合;与通风与空调系统有关的土建工程施工完毕后,应由建设(或总承包)、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共同会检。会检的组织宜由建设、监理或总承包单位负责。
3.0.6 通风与空调工程中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经监理或建设单位验收及确认,必要时应留下影像资料。
3.0.7 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按表3.0.7所列的子分部工程及所包含的分项工程分别进行。分部工程合格验收的前提条件为工程所属子分部工程的验收应全部合格。当通风与空调工程作为单位工程或子单位工程独立验收时,其分部工程应上升为单位工程或子单位工程,子分部工程应上升为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仍应按表3.0.7的规定执行。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表3.0.7 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的子分部工程与分项工程划分
注:(1)风管系统的末端设备包括:风机盘管机组、诱导器、变(定)风量末端、排烟风阀(口)与地板送风单元、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风机过滤器机组,其它设备包括:消声器、静电除尘器、加热器、加湿器、紫外线灭菌设备和排风热回收器等。
(2)水系统末端设备包括:辐射板盘管、风机盘管机组和空调箱内盘管和板式热交换器等。
(3)设备自控系统包括:各类温度、压力与流量等传感器、执行机构、自控与智能系统设备及软件等。
3.0.8 通风与空调工程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